僧人点点头,“人心独坐向光明,出言便作狮子鸣。”

    崔东山根本不愿在自己的事情上多做盘桓,转去诚心问道:“我爷爷最终停歇在藕花福地的心相寺,临终之前,曾经想要开口询问那位住持,应该是想要问佛法,只是不知为何,作罢了。能否为我解惑?”

    僧人说道:“那位崔施主,应该是想问这般巧合,是否天定,是否了了。只是话到嘴边,念头才起便落下,是真的放下了。崔施主放下了,你又为何放不下,今日之崔东山放不下,昨日之崔施主,当真放下了吗?”

    崔东山皱眉道:“天地只有一座,增减有定,光阴长河只有一条,去不复还!我爷爷放下便是放下,如何因为我之不放心,便变得不放下!”

    僧人哈哈大笑,佛唱一声,敛容说道:“佛法无垠,难道当真只在先后?还容不下一个放不下?放下又如何?不放下又如何?”

    崔东山摇头道:“莫要与我文字障,无论是名家学问,还是佛家因明,我研究极深。”

    僧人双手合十,仰头望向天幕,然后收回视线,目视前方广袤大地,右手覆于右膝,手指指尖轻轻触地。

    又抬一手,拇指与食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舒展开来,如开莲花。

    崔东山叹了口气,双手合十,点头致意,起身离去。

    僧人神色安详,抬起覆膝触地之手,伸出手掌,掌心向外,手指下垂,微笑道:“又见人间苦海,开出了一朵莲花。”

    崔东山一直从南边墙头上,跃下城头,走过了那条极其宽阔的走马道,再到北边的城头,一脚踏出,身形笔直下坠,在墙根那边溅起一阵尘土,再从黄沙中走出一袭不染纤尘的白衣,一路飞奔,蹦蹦跳跳,偶尔空中凫水,所以说觉得崔东山脑子有病,朱枚的理由很充分,没有人乘坐符舟会撑蒿划船,也没有人会在走在城池里边的街巷,与一个小姑娘在寂静处,便一起扛着一根轻飘飘的行山杖,故作劳累蹒跚。

    崔东山没直接去往宁府,而是鬼鬼祟祟翻了墙,偷摸进一座豪宅府邸。

    见着了一位坐在廊道上持杯饮酒的剑仙,崔东山蹲在栏杆上,目不转睛盯着那只酒杯。

    剑仙孙巨源笑道:“国师大人,其它都好说,这物件,真不能送你。”

    崔东山埋怨道:“剑仙恁小气。”

    孙巨源苦笑道:“实在无法相信,国师会是国师。”

    崔东山扯了扯嘴,“剑气长城不也都觉得你会是个奸细?但其实就只是个帮人坐庄挣钱又散财的赌棍?”

    孙巨源疑惑道:“学阿良做事,很多人其实都想学,只是没人学得好罢了,说书先生的那种分寸感,到底是怎么来的。多少人最终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毕竟阿良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他的剑术剑意,外人怎么学?那百余年,浩然天下的剑客阿良,是怎么成为的剑气长城阿良,相信你我心知肚明。”

    崔东山说道:“我有个师弟叫茅小冬,治学不成才,但是教人教得好,我家先生,学什么都快,都好。目之所及,皆是可以拿来修行的天材地宝。”

    孙巨源摆摆手,“别说这种话,我真不适应。又是师弟茅小冬,又是先生二掌柜的,我都不敢喝酒了。”

    崔东山抬了抬下巴,明显不死心,道:“不喝酒要酒杯何用,送我呗。”

    孙巨源看着这个蹲在栏杆上没正行的少年郎,只觉得一个头比两个大,学那苦夏剑仙,有些苦瓜脸。

    崔东山跳下栏杆,“人人怨气冲天,偏偏奈何不得一位老大剑仙,如何解忧?大概就只能是唯有饮酒了,醉酒醺醺然等死,总好过清清醒醒不得不死。”

    孙巨源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如何想,如何做,是两回事。阿良曾经与我说过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