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酒品差了点,以后记得酒桌上多喝酒,少说话。”

    简明吃瘪不已。

    曾先生笑着提醒这个徒弟,“贵人语迟,记着点。”

    宋雨烧一行三人在积雪深重的道路上缓缓远去。

    简明突然转身,倒退而走,望向那位一身青布棉袍的的曾先生,大声喊道:“师父保重!”

    曾先生笑着点头,“各自珍重。”

    崔东山蹲在台阶上捏雪球,曾先生与陈平安并肩而立,说道:“陈先生,昔年初次相逢,多有得罪,还望大人不记小人过。”

    先前那位白衣女子现身城头,称呼陈平安为主人,她再随意逆转光阴长河,事后连秦不疑和庞超两位鬼仙都毫无察觉此事,曾先生游历天下数千年,还是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的,只是这种手笔,曾先生确实是第一次遇到,大开眼界。至于人在屋檐下,说几句低头言语,算不得委屈。

    陈平安拱手抱拳,“曾先生言重了,萍水相逢不曾结怨,江湖重逢还能同桌饮酒,谈笑风生,就是善缘。何况简明心性不错,就像曾先生自己说的,一叶落而知秋。”

    曾先生会心一笑,抱拳还礼。

    陈平安说道:“曾先生,恕不远送,将来有空就去落魄山做客,以后我会在家乡那边多待,青萍剑宗这边,都是崔东山打理,我也放心,何况他才是宗主,我不算当那甩手掌柜。”

    曾先生笑道:“无需相送,风雪路途,独自游行,别有韵味。”

    崔东山双手捧着那颗雪球,眼神幽怨道:“先生何必在学生心口上又撒落一场大雪,寒了众将士的心。”

    曾先生笑道:“路上文章已满耳,自然是殊为不易之事,可一个人只要名满天下,往往毁誉同行,极少有例外。”

    陈平安说道:“众善奉行,不求人知。诸恶莫作,不怕人知。”

    曾先生点头道:“陈先生已在修行路上。”

    陈平安转头,抱拳而笑:“那晚辈就与曾先生共勉。”

    曾先生手心抵住剑鞘刀柄,“身份使然,不得不藏藏掖掖,让陈先生见笑了。”

    陈平安摇头说道:“江湖不止有剑客,但是剑客一定是江湖人。”

    曾先生笑道:“此语堪称祝酒词第一。”

    与这位曾是徙木者的墨家赊刀人分别后,陈平安就被崔东山拉着去了宅内一间屋子,说这个钱猴儿,有点意思,一定要见一见。

    屋内有个小火盆,干瘦汉子正在搓手取暖,打着哈欠,有些困意,可又觉得今天遇到的事情太多太怪,舍不得早睡。

    钱猴儿听到一阵震天响的敲门声,连忙起身跑去开了门,发现门口除了言语风趣的崔仙师,还有那个差点跟人干架的青衫客。

    在钱猴儿酝酿措辞的功夫,对方笑容真诚,已经主动开口说道:“打搅了。”

    听得钱猴儿都有些犯愣,跟崔仙师半点不像啊。

    崔东山咳嗽一声,钱猴儿回过神,赶忙侧身让路,低头哈腰道:“请进请进,不打搅,怎么会打搅。”

    屋子不大,但是椅子不少,都是喜欢木作的钱猴儿搜集而来,老物件,木工极好,崔东山一手拎着条椅子,再用脚勾来一条,三人围坐火盆,“先生,钱猴儿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他很好学的,典型的自学成才,还能跟我掰扯道理呢,这不他前不久在这间屋子,就跟我说过,一日不读书,百事皆荒废。”

    陈平安笑着点头,“很有见地。”

    钱猴儿给整蒙了,怯生生说道:“我好像没有说过。”

    崔东山斩钉截铁道:“你好像说过。”

    钱猴儿看了眼满脸严肃的崔东山,神色赧颜道:“崔先生说我说过,那就算我说过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