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如此,《忽来道人传》就算全部交差了,白某也算是能将歇一阵了,自2014年2月12日启更至2014年8月30日,正好两百天,半年多的时间,也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直是在【百度贴吧】更新,最近才到17k来驻站。其实本来是想写一年多的时间,但毕竟现实生活方面因素实在太多,本来预计大概要写五十回到六十回。

    后面雷部覆灭后剧情会更加延伸,柴进一军的海外之战,宋江等留在宋土的梁山招安之军进剿孙列,杨江,王则,娄敏中等一众势力,本来要有十多回戏份。

    但后来实在是没心思再深写了,这些戏份是更加深究水浒的一些隐藏点。

    却只能压缩一下,不过主线剧情还算是没有耽误。余数梁山人众的结局已表明,也没有留下什么伏笔之类的。

    全书主要分为:郓城之战,济州之战,截雨山之战,三山之战及后面的归途之战。

    先从郓城之战开始说吧,郓城之战是梁山反攻的开端。这场战役应该是全书最具正量的一部分,只为了梁山复仇二字。

    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之下,一举吞掉了郓城,一月多的神城与郓城对垒战,梁山也由此战的胜利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并且此战也没有什么像后期几战伴随的离寨起新军或是招安等事。同时令忽来道人登场,揭开这幕后黑手的面目。

    只是一种梁山复仇正能量的传达,而后面则循序渐进的改变。柴进初上沉雕山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也是为后面留伏笔。

    济州之战张叔夜算是正是踏入了【荡寇】这滩浑水,我把它故意塑造成一个【明明是个绣花的,非要用打铁来展示自己】的这么一人。

    这也算致敬【荡寇志】的原著,张叔夜在《荡寇志》中表现真的就是【假大空】三字。

    所有的表现,只是所谓【大部队】的官僚表现,相比陈希真,云天彪,徐槐三人同为一方上将,相差巨大。

    所以,白某决定先令这位张天神退场,让陈希真,云天彪两队先好好让忽来道人给他们歇歇。

    于是济州之战,耗时相比郓城之战相差很大。其中还有连带而出的梁山防御战和曹州防御战,也都是为了体现张叔夜的平庸,明明啃不下的硬骨头,非要点大餐。

    于是济州之战耗时巨大,但梁山的【收获】也是匪浅。雷部一下就伤亡过半,宋江又开始重新安排招安的事,也是梁山众将分裂的开端。

    李逵之死,林冲之走都是最好体现,张叔夜等人走也是为后梁山招安及归途之战埋伏笔。

    也是为截雨山之战铺垫,宋江,吴用的面目也被逐渐揭开,这也是我所提到的,诸葛亮合梁山众人命数之说。

    宋江一意孤行受困截雨山,吴用一心救主昏头连攻鬼关不下,都已令人看清。

    白某也算是受了【贼三国】的启发,【不黑宋吴难继水浒】。柴进支援梁山一下就带走了许多梁山人,其中很多都是白某自己偏爱的一些角色。

    比如李应,白某最喜欢,他的战绩也是最多的。这些事梁山分裂的过程,最后便是三山之战。

    这也是雷部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朱仝,雷横等人的死亡,甘宁等人的加入也算是最后的辉煌。

    白某是为了扫除宋江心腹,包括李逵,燕顺等人之死也是,包括后来戴宗之死,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死,都是为了彻底将宋江一党清除。

    陈希真,云天彪的死都是合他们在《荡寇志》中未激发的性格。陈希真的崇尚道教,云天彪的一心忠诚。

    这两人算是被我黑到家了,陈希真所谓【道教清心】不过是为了一己成仙私欲,方才弄出这么一大场荡寇之战,从头到尾都是受忽来道人操控。

    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