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十二章  第三汉帝国6   青州雄起

    经济的建设并不影响国家的统一

    两者互相支持。

    比如那些为凉州商人提供羊毛的青海羌部,就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他们将部落子弟送到西宁的各种学校,尤其是商业学院,在他们看了是最快发财的捷径。

    于是朝廷轻松地拿下了西宁的市场,使他们实际成为经济从属,这样魏延经营青海变的简单。

    这不就在去年刘备下旨新建大汉帝国第16州,青藏州,简称青州,他的核心是西宁郡,他正式加盟青州,凉州不在直接领导青州事物。

    魏延就是第一任青州牧。并组建了西宁常备军。原本的边军升级了。

    而青海的羌人各部都同意加盟大汉帝国。对于贫瘠的青藏他们并不留念,纷纷去了富裕的中原,留下一群奴隶。

    于是魏延解放了他们。就在各部落酋长在长安醉生梦死时,奴隶们翻身做主,在新的土地改革下和与他们混编的十万流放在这里的汉人混编,为户,为村为乡为县,为郡,虽然青海很大,但人口稀少,不论西宁,整个青海只要不到20万人,加上十万汉人也不过30万人,这是其地下的生产力决定的。6万户百姓被分为5个郡,分别叫青海西郡,青海东郡,青海北郡,青海南郡,玉树郡,加上西宁一共六郡,10万户50万百姓。

    这里盛产食盐,聚宝盘的柴达木盆地的矿盐就是他除了羊毛最大的支柱。

    这里的郡守最开始一律被当地百姓推举为各部首领,后来,这些人看到中原富足后,带着家人东迁了。

    之后推举的是各郡学校的教授,教师。他们被看住有大智慧的人。

    渐渐地魏延就完成了改土归流的计划,还是不流血的。

    可惜政治上好解决,但是经济上,青州没有出路。

    靠着圈地运动的完成,青海永远只是一个牧业发达的州,农业州。显然魏延并不甘心。

    之后多次折腾,直到铁路的出现,才让他看到发财之路。

    之后他费尽心机新建了金城到西宁,到柴达木盆地的中心格尔木县,铁路一同,青海的矿产优势立即展现。

    几乎只要将矿盐挑上火车,就可以从各地换取大量资金。

    然后新建更多学校,培养本州经济人才,同时大量资金由于修建公路,改散交通。

    历经十年发展,青海才基本脱贫。而食盐就使得他们变成富有的人。就好像中东的阿拉伯人拥有了石油一样,在古代,食盐是必须的,人人都需要。而柴达木盆地的矿盐,可以维持他们几百年的富裕生活。在加上培育优秀的海西马,无数青海羊毛,使得他们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而受此感染的西藏各羌部,也纷纷归附。

    魏延为此设置了拉萨,那曲,阿里,日喀则四郡,虽然这里的郡只有几千户,但面积是巨大的。

    至于东部,在此之前,他们就通过茶马古道,控制东部各部。

    在他们收买下,各部投降内附,益州设置了康定郡,因为这里的最大城市就是汉人建立的康定城。

    他的面积直到金沙江。这里后来才知道是长江上游,初始他们在这里淘金,水中大量黄金使得他们将这条大江命名为金沙江。

    更西的地区设置了川边郡,寓意是四川的边界。实际面积十分广泛。治所叫昌都县。这是两个直辖郡,所以成了益州主要流放犯人的地方,十余年后这里的汉人成为了主体,其中淘金失败的冒险者,管理者这些地方,因为他们已经长期生活在这里,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