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19章 整顿

    送走了一队兵老爷,又组织大帅府把军队给裁了,是的,很干净的裁了。

    为此,左良玉还写了一封奏报,高手皇帝,由于没钱,必须解散大军。

    崇祯很高兴,因为他有点忌惮左良玉拥兵自重,毕竟号称八十万,还占据四川天险,不能不让他忌惮,准备着搞死皇太极就让洪承畴去接替左良玉,没想到左良玉真乖。

    拥兵五十万和拥兵十万的左良玉的威胁是不一样的。

    十万人是他的一个底线。十万人威胁不了他的帝国。

    自然,也是因为曹化纯等人的好话,为什么有好话,很简单,马士秀在北京组了一个大使馆,专门负责搞关系。回来曹化纯那是必须的,没有这个死太监,左良玉没那么容易当时四川巡抚,就在于皇帝对武将一直很怀疑,袁崇焕死了,就在于他威胁了崇祯。超过了他的底线。

    于是崇祯很高兴,又给他升了一级---宁南侯,要知道这玩意还是弘光皇帝才给的,没想到皇帝这么客气。

    为了鼓励他儿子左梦庚努力绞杀贵州张献忠,左梦庚也升官了,当了年轻的总兵不说,还弄了个黔宁伯,伯,就是伯爵,黔就是贵州,宁,,就是安宁。暗示的很明显了。

    就是说你们父子赶紧给我去剿灭了张献忠。

    可是好日子过的好好的,干嘛去,于是就让人高手李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你总得让人好好过个年吧,再说百废待兴的四川也得整顿整顿不是。

    整顿吏制,淘汰冗官那是必须的,基本上原来那一套都被张献忠和左良玉联手瓦解了,就连各县的衙役,差不多就是警察吧,都是县兵中挑选的。

    杀了一批,罢免了一批,剩下还有点能力的也得跟着那群专业的兵大爷混,是的十几个知府都变成左良玉的兵大哥担任,全是武将兼职。基本上就是一个高效率的军政府结构。

    这不年底来了赶紧来了一次“秋闱”。

    主持人就是左梦庚,左大爷招人,自然不需要酸秀才。

    全靠八股文以外的内容。。可把四川这些秀才们打蒙了。但是也有很多有本事的人,学的东西很多。于是通过乡考,县考,和府试,哈哈你发达了,分分钟当官。考得好的知府衙门缺人直接进入知府衙门当差。差一点点也能在各县混着,再差一点的也能在各乡各村混着。前提是,你得通过。

    基本上汇聚了四川和湖北两地秀才精英的考试,很快满编两万官吏。还多了五千人只能进入各地中小学当老师,但好歹也有口饭吃。以后可以继续。

    想想也憋屈,录取了上万人,他们居然也能被淘汰,让他们很不高兴。这说明你有多么菜。至于湖广秀才怎么参加了,很简单跟着左良玉大军团进来的呗,由于转入地方户籍,他们也成了地方小官僚。

    只是左梦庚考试不禁止,甚至鼓励他们参加,没想到摸清楚左少帅脾气,对,考前谣言就说了,左大帅最喜欢商鞅,左少帅最喜欢黄老学术。于是抓紧时间学习学习。

    果然命中,儒学一道题没有。不是数学,就是道学,法学。这让落榜的秀才们极度气愤,扬言告谕状。左梦庚都懒得理他们,自己要的是能办事的,不是给自己添乱,天天给自己加说道理的。自己不缺文化,不需要人给自己讲大道理,于是原来那一套,不行了。至少在四川不行了。要么转移阵地,学西学或者道学,法学,对了四川有把朱元璋的《大明令》搬出来了。基本上照抄。

    看了这本书,左梦庚深以为找到知己,这是多么痛恨贪官污吏才能制定这样残酷的法令,如果执行,全国执行,大明朝七成官员都需要被剥皮,对的贪污70两白银就可以这么残忍了。

    他觉得知己太善良了。左家父子好像朱元璋转世,还真的就把大明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