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十章 第二次 中英战争3  印度军阀

    刘永福等现役军官提前退役了。

    然后去了印度。

    在他们直接训练和策划下。

    历史上没有掌握最高领导权的印度名将巴克德汗在1959年成功杀掉几名竞争者,其中全部是中国阻击手完成。

    然后在中国参谋的建议下,他出台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带领40万印度人建立天国。

    实际上他很快锐变成军阀,段祺瑞那种文武双全,野心勃勃的军阀。

    它占据信奉印度教的中部,最初起兵于北部的阿勒哈巴德。

    之后让出了这里送给占西女王。

    自己南下占据摩那婆公国,建立自己的邦国,定都乌贾因。很快到达极盛,一度占据西部的美华拉省,吉吉拉特省,孟买省。

    由于东部的高达70岁的老将辛格占据贾巴尔普洱为中心的工德瓦拉邦,他采取南下战略。

    虽然他号称40万人枪,但经济落后,大家都是奔着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田耕的理想社会来的。

    虽然他之后学习中国进行了一些赎买政策,使得参加军队的士兵都分得了土地,但实际他根本不想土地革命。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但是中国名将冯子才训练下他的20万“中部起义军”战斗力颇为强大,英军也不敢略奇峰。在利用大炮军舰夺回孟买以后也没有针对他。

    他的南下,使得南部的逊尼派很快倒戈依附了英国。可见此人战略水平也就一般。

    而同时刘永福帮助下占西女王这个1857年7月8日恢复王位,建立王国的女王,在1859年,实力迅猛发展。兼并了恒河孟加拉以西的半个德里苏丹国。打通了和中国的贸易,为此立即买下高达20万只新式步枪,其中一半直接是西南军区预备役调来的。

    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天王政府的政体战略。

    富裕的恒河平原的财富不仅使他武装了20万农民军,还购买了近200门各式大炮和一个弹药厂设备。

    还在中国盟国尼泊尔买下一座属于中国商人的大型子弹厂。使得他根本不担心弹药。在东部有30万孟加拉盟军,背靠中国。

    南部也是带甲40万的巴克德汗,使得他非常安全,在差点成为她丈夫的刘永福极力主持下,不仅借助尼泊尔雇佣军镇压了反抗者,还基本仿造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使得上千万百姓得到土地,也使得他的人气超过皇帝。

    但也因此得罪了莫卧儿王公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但虚弱的地主阶级很快就没有办法敌视他。

    因为巴麦尊上台了,他不仅仅是强硬,还非常狡猾。至少遇上俾斯麦的他就显得非常油滑,谁叫俾斯麦是铁血宰相。手里还有50万新式陆军。

    人家这么“硬”他只能软。

    在王妃姬娜德-玛哈尔为首的“印奸”势力出卖下。德里保卫战失败了。

    莫卧儿王公宁可投降也不肯将军队交个巴克德汗这个援军司令的手里。结果德里被攻克,皇帝被囚禁。莫卧儿帝国宣布破产。然后整个印度革命转入群龙无首的割据时代。乘此机会。俄国人分裂了旁遮普。

    不久前俄国中亚总督伊格纳契夫就和中国的新疆督军李开芳达成了瓜分中亚势力的协议。

    俄国承认中国由于兼并浩罕而接手的塔什干为中心的乌兹别克东部划给中国。

    但中国承认其兼并中亚俩个*王国  希瓦和布哈拉。到此中亚瓜分结束。

    根据协议,他们立即进军印度,此前阿富汗为了训练新军,解决财政问题,将东部靠近中国的狭长地区卖个了中国,换取组建15万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