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辛弃疾因词扬名,还真称得上是被迫。”

    对此甘露殿众人多少都有点唏嘘。

    从隋末天下大乱起,各路人马争相竞起,为谁效力便成了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自得如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一个是主动投奔一个是以前隋官吏的身份被征召,整体都算得上合作愉快。

    但对魏征、褚遂良、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来说,此刻眼看那辛弃疾怀才难舒,心中有几分庆幸就只有自己知了。

    毕竟几人或仕薛举或从刘武周或效力李密,可以说稍微有点意外就未必能站在此处了。

    心中感慨尤其多的当属秦琼,如今回头算来,他先从来护儿、后随张须陀,又先后顺李密和王世充,最终才入了秦王府。

    承蒙陛下不弃委马军总管任右三统军。

    四年间,灭宋金刚、破窦建德、慑王世充、平刘黑闼,建奇功、扬威名、嘉国公,与辛弃疾相比已经可称幸也。

    山河破碎,内忧外患。

    明明有补天裂之心,有破阵擒敌之勇。

    却只能空负年华,提笔赋愁,最为无奈。

    这等对比下秦琼甚至都生出了自省之心:

    此前说好要等身体康复之后便领军出征为陛下排忧解难,如今旧疾已无大碍,青海定复,高昌依旧设卡阻碍商路,何不动身也?

    在一旁抄录的褚遂良仰头看了看甘露殿内悬挂着的一些盛唐诗,又品了品这辛弃疾的词,赞道:

    “这辛弃疾所赋词,岁暮而心不暮,竟有几分边塞诗之豪情。”

    说到此杜如晦倒是也有两分好奇了:

    “这后辈虽对北宋文臣亦不喜,但那士大夫终归还是敢登临前线的,想来也有军中佳作传世。”

    “这南宋……不知还有其他能赋战场之文人否。”

    他的心中忽然记起陆游这个名字,不知其人命途如何?

    文武慨叹,李世民也同样慨叹:

    “这赵构怎么竟能活八十一呢?”

    潜台词意思也很明显,对甘露殿众人来说,这位天策上将五十而亡不算秘密。

    而对初唐格局来说,李世民自己更觉有许多遗憾。

    辽东虽胜,然高丽未平;西突厥虽弱,但仍不称臣;太子易储,雉奴培养才不过几年,为君处事缺堂皇大气。

    总之若是能多活三五载,或能避免一些祸事悲剧。

    长孙皇后抿嘴一笑,将这位尤不平的大唐国君轻轻拉了过来捏着手掌道:

    “陛下复前汉旧业又修文治,弥前隋霍乱天下之伤,心中所需记挂何其多也?”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半如那武侯一般操劳,反至落下了病根。”

    这话让李世民眉开眼笑,但还是矜持了一下道:

    “朕…我自是不能与武侯相比。”

    说着他也是一叹道:

    “蜀中乏人,武侯尽力为之,但仍需尽身操劳。”

    “朕之天策府……谁人非天下英才?”

    于是甘露殿内众人皆大笑,皆遥遥拱手称贺。

    孙思邈在一旁轻轻撇撇嘴,很想说一句是病就得治,跟那操劳有多大干系?

    但眼看着帝后相和,最终也只能无言摇摇头,瞧着光幕心底浮一点期待,他可记得那宋慈就是南宋人吧?

    ……

    “终得窥见此词全貌矣!”

    刘备心情微微有些激动。

    从光幕之所见,一千七百年后的后世依旧为季汉之倾覆遗憾,而如今再观——在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