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寒夜,飘雪。

    京城一处宅邸内。

    宅邸内,陈设简单。

    书房中,仅有一张桌椅,一个书架,都是红木所做,书架存放的书籍,一尘不染。

    红木桌上,倒是杂乱不堪。

    桌上,盆栽中,三尺紫竹。

    窗外,风雪交加,寒气逼人。

    书房内,一中年男子笔走龙蛇,宣纸上的字迹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

    那男子浓眉大眼,鼻直口宽,耳福相,看起来英气逼人。

    他便是当朝一品大臣,华安大功臣——杨克瑾

    当年桑武寇鬼侵犯华安边境之时,他带领琅琊郡百姓万余人,组成了“安平士”。

    “安平士”为琅琊志愿百姓组成,当时江湖称赞,

    “华安太平,安平所到之处便是平安。”

    为了让前线支援快速,他们曾砍平一大片森林,用劈断的木头,以身下河,协助军人过河。

    只要家中有粮食,他们都会一一奉献,哪怕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他们依旧会奉献所有的粮食,奉献给军队。

    只为那个太平盛世。

    他带领深明大义的琅琊百姓勒紧裤腰带做到。

    维系军队战斗力的上百万粮食。

    在成千万独轮车上,在上万百姓的肩膀上。

    他带领琅琊百姓紧随华安军队南征北战!

    换来了现在的太平。

    但是,此刻的他却一脸愁容。

    桌子上,都是被圣上驳回的奏折。

    由于刚刚赶走桑武寇鬼,百废待兴,圣上为了快速恢复华安力量,让百姓不分昼夜的营生。

    很多平民百姓为了糊口,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六个时辰活计。

    倒是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

    但是百姓一日复一日,成了木人,除了活计就是活计。

    倒是一日干了多少时辰倒是成了攀谈话题。

    哪怕酬劳不低,但是不少百姓如果一日不活计,甚至糊口都有些困难。

    杨克瑾深知,百姓之苦,非金钱所能解。

    他日夜忧心,思索如何为民请命,如何使圣上明了百姓之困。

    他曾为百姓写了二十多份请命奏折,但都被当朝圣上齐太平驳回。

    他此时已经心灰意冷。

    他静静看着窗外,满天雪花。

    他叹了一口气,不忍落泪。

    杨克瑾正沉思间,忽闻院外一阵嘈杂之声。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只见雪花纷飞中,一道身影急匆匆而来。

    他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走向门口。

    刚打开门,一阵寒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杨克瑾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眯起眼睛,望向院外,只见八名衙役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显然是被人打晕了。

    而在他们身后,只见一只狐狸,那狐狸红如琥珀,眼如红日,似闪着光芒。

    那狐狸看到了杨克瑾,向院外跑去,瞬间没了身影。

    片刻后。

    一名披着狐裘斗篷的身影缓步走进院子,看不清面目,那只红狐竟趴在那身影身上,炯炯看着杨克瑾。

    “杨大人,别来无恙!”狐裘身影拱手施礼,声音低沉而有力。

    杨克瑾眉头一皱,他并不认识这名男子,但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心中暗自警惕,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回礼道:“阁下何人?深夜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