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尚书府岂会不明白两家早分崩离析,只不过仗着都是一个裴字,都是一个宗族,想再试试罢了。

    安平世子一家再过三两个月,就要启程远赴西北甘州了,这么短的时日里,想要找一门差不多的婚事,谈何容易?裴若棠只得先从宗族姻亲入手了。

    万一成了呢?

    徐家已在京都立足,门风清正,言归年十四,这般年岁已是小三元,与裴若棠的长女年纪相当,是个极好的女婿人选。

    徐家素来与清流为伍,言归又是家中唯二的孙儿,前途远大,断不可能答应这门婚事,让幺孙娶一县主为妻。

    莲姐儿选在这个时候,佯装闲叙,不经意把这事说出来,其实是说与老太太听的,让老太太多留个心眼,以免着了二房的门道,到时候让徐家为难。

    父亲母亲远在江南,弟弟平日忙于公务,莲姐儿怕老爷子、老太太一时心软,应了不该应下的。

    “啊呸,她好大的脸。”老太太不再似以往那样糊涂,说道,“莲儿你只管让亲家夫人一口回绝了,不必顾虑什么,时至今日,他二房不配再谈同出一宗。”

    “我正是这样跟婆婆说的,我说,祖母早看透了二房的嘴脸,不会让言归跟他们有什么瓜葛的。”

    一番话把老太太哄得很高兴。

    英姐儿和陈行辰的长女音音一岁半,承了父母出众的容颜,总是笑眯眯的,性子有些顽皮,十分招人喜欢。音音在长辈间来回穿走,小步子轻碎,每每到了人跟前就仰头道:“抱抱。”

    一点都不认生。

    尤其喜欢去找她的淮小舅。

    竹姐儿家的小子才三个月大,安安静静在襁褓里睡觉,一直由乔允升抱着。乔允升左手肘托着、右手掌护着襁褓,一边轻轻摇晃手臂,哄儿子安睡,一边同连襟们叙话,动作出奇地熟稔。

    竹姐儿和英姐儿坐在一块,离得近,见到英姐儿脸上带倦意,整个人看着有些疲惫,遂拉起英姐儿的手,细声关心问道:“英妹妹最近操劳什么,脸色似乎不是很好。”

    大过年的,英姐儿不好说太多,只道了一句:“府上老祖宗近来感了风寒,身子骨又弱了几分。”老祖宗是指陈家侯夫人。

    竹姐儿了然。

    侯夫人快八十了,去岁病了一场,皇后赐了御医看诊,只说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大不如前,要好好养身子。

    人上年纪后,总是容易一日不如一日,这是没法子的事。

    自打英姐儿嫁入侯府以来,侯夫人对英姐儿这个三孙媳极好,事事都不拘着她。如今侯夫人老了病了,英姐儿自然尽心照料着。

    竹姐儿道:“英妹妹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别太累着了。”

    英姐儿点点头,应道:“竹姐姐放心罢,我省得轻重。”

    午膳时候,午宴上,各类精心烹煮的佳肴上桌。杨时月与几位姐姐坐在一块,前一瞬还在好好说话,忽而嗅了一口荤味,便止不住地想干呕,她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用手帕掩着。

    闻不到荤味才好受一些。

    杨时月心里正想着今儿是怎的了,却看到几位姐姐齐刷刷地望了过来,眼神里饶有意味,并带着欢喜。

    她便也瞬时反应过来——似乎是缘分真的来了?

    月事迟了七八日没来,她便隐隐有些预感了,想等过几日再说,没想到今日在午宴上有了反应。

    第一回总是生疏一些的,准备得不够妥当。

    几位姐姐是过来人,见杨时月垂眸没说话,又羞又喜,不用问也明白情况了。

    莲姐儿叫嬷嬷把几样清淡的菜式换到杨时月跟前,笑着说道:“先用午膳,等一会儿回房再细说。”

    午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