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伴着那位黄姓门生爽朗的笑声,裴少淮自正门往外看,只见一中年男子身着绯色官袍,高高瘦瘦的,快步而来,举止快意而不失端重儒雅。

    穿着官袍来,说明是散衙后,直接从衙门来了邹府。

    他的身后,两名年轻小厮正扛着一架木质打谷机。

    瞧他的的相貌眉眼,裴少淮觉得有些似曾相识感,又想不起在哪见过、与谁相似。

    黄姓门生亦注意到了裴少淮,连忙收起方才那肆意的大笑,走至众人跟前,先给南居先生、邹老夫人行了礼,道:“老师、师母,门生不知府上今日有客,孟浪唐突了。”又朝裴少淮略一作揖。

    裴少淮回礼。

    如此行止派头,又是邹老的门生,可料想到此人学问、本事必有独到、过人之处。

    邹宁远居中介绍道:“黄叔,这便是祖父平日里常提起的那位,从闽地双安州而来……”

    还未介绍完,停顿的间隙,这位黄叔喜颜插话道:“北客!”赶紧再作揖,道,“久仰大名,久仰大名,老师与我说了许多你的事。”

    “万不敢当此大名。”裴少淮谦道,“裴少淮,字伯渊,幸会。”又介绍了妻子、儿女。

    “黄荻,字青荇。”黄荻亦自我介绍道,“‘枫叶荻花秋瑟瑟’之‘荻’,‘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荇’,老师觉得我的本名有些冲闯了圣上,便替我取了‘青荇’二字,平日里,旁人多唤我黄青荇。”

    文人介绍便是如此,名与字,还有本经,便可听出许多东西来。

    荻花白如雪软如棉,长得与芦苇、芒草很是相似,这几样又常常混着生,一丛丛一片片,寻常人很难分得清荻、芦、芒究竟谁是谁。

    黄荻注意到自己穿着官服而来,又道:“黄某在南京户部当差。”

    户部是户部,南京户部是南京户部,二者不同。

    裴少淮记得南京户部尚书之名,非黄荻,他穿的是绯色官袍,便可猜到黄荻身任南京户部左侍郎。

    “原来是侍郎大人。”裴少淮敬道。

    一番你来我往之后,两人算是相识了。

    言归正传,黄荻指着打谷机道:“老师种的稻子快熟了,今日回府时,凑巧碰见有农户出售此旧物,便叫人买了下来。”

    因不见邹羡静的身影,他又嘟囔道:“如安兄竟还未散衙归来,那清苦公署无人过问,如何值得他这般劳心劳力。”

    “许是钻研史书,又忘了时辰了。”邹老夫人说道。

    “如安不就在这里吗?你们是不是糊涂了?”邹老指着孙儿说道,转而神色严肃,对黄荻语重心长道,“反倒是你呀,小许……就如字要一笔一笔写,事也要一件一件做,做官做人都不能贪快。户部尚书的位置,不是座师不愿意在皇上跟前帮你说好话,而是你的功绩、本事还欠一些,再等个三年六年也不迟的。”

    邹老口中的“小许”,正是他当年器重的一位门生。这位小许求助座师无果之后,暗结首辅楼宇兴,终究还是坐上了户部尚书之位,随后排挤同门师兄弟,带着邹阁老一手建成的户部倒戈楼宇兴。

    正是此事令得邹阁老奏请致仕。

    邹阁老走后,这位许尚书并无什么好结局,在户部尚书的位置坐了三两年,便被河西派给换了下来。

    “老师,你又记混了。”黄荻小心扶邹老回堂里坐下,凑到邹老跟前解释道,“您再仔细瞧瞧,我不是许建生,我是青荇呀,您最小的那位门生黄青荇,记起来了吗?”

    邹老张张嘴,滞滞梳理了好一会儿思绪,才恍然道:“是青荇呀。”面带惭愧色,又道,“当我的门生,连累你的前程了。”

    “老师这是什么话,学生的本事、学识都是您教的。”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