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寒冬天里,夜半渐渐下起了雪,屋内照旧温热着。

    大澡桶里热水已经凉了下来,静静的水面,泛着一圈圈的微波。木桶外,洒出的一片水渍未干,还有散落的巾帛。

    茶案上,窗台上,一对对的红烛燃亮,火苗炽烈,烛台点点红蜡滴落,直到夜半才燃尽熄灭。

    翌日大早,天还未亮,乔允升依着夫人,同被而眠,睡得安静而沉沉,许是被窝里太热乎了,鼻尖泛着几颗细汗。

    嬷嬷前来敲门,轻喊了一声,竹姐儿立马便醒来了,而乔允升只动了动身,依旧拽着竹姐儿的手继续睡。

    嬷嬷道:“夫人,都按您先前吩咐的准备好了。”这是竹姐儿专门带过来的老人。

    “省得了。”竹姐儿应道。

    “一,二,三……”竹姐儿对乔允升数数道。

    乔允升就着“三”声睁眼,松开了手,乖乖起身,准备穿衣。

    新婚后的第一日,按规矩,新人要去给长辈行礼。

    鸡鸣已尽,天大亮,南平伯爵府的正大堂里,乔二房、三房的叔婶端坐着,等着新妇过来给他们敬茶、问安,相互间细声说着要怎么立好乔家的门风规矩。

    一盏茶喝完,第二盏茶都凉了,却仍未见人来,乔二叔脸上生怒,满腹打算要好好教训这个侄媳,并叫小厮去催一催。

    小厮回来,支支吾吾回禀道:“回二老爷,伯爷早早就进祠堂里祭拜祖先了,大夫人则在偏祠里上香敬茶,天蒙蒙亮时又带着人去河边放荷灯,以新妇之态在河边祷念,行九拜之礼。”

    二房、三房四人脸色铁青,憋着一口怒气卡在喉间,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乔二叔只能一掌拍在茶案上,震得茶盏跌落,碎了一地。

    这两口子压根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番行动等于告诉全府上下、告诉外人——只有那已故的大房夫妇,才喝得起跪敬公婆的新妇茶,二房三房就莫披着个叔父婶母的皮子,想以此拿捏他们。

    ……

    三日后回门,裴家办大宴迎接新姑爷。

    莲姐儿、兰姐儿、英姐儿也带着夫君一块回来了。

    宴席上,四位姑爷坐在一块,性子各不相同却相谈融洽,乔允升很快和三位连襟熟络起来。

    大姑爷徐瞻在翰林院任职多年,最是稳重,是四连襟中的“头头”。

    二姑爷司徒旸为人豪爽,说话粗直,但有理有度,最是能活络气氛,几句话就拉近了距离。

    三姑爷乔允升话不多,谦谦和和的,每每姐夫妹夫说话时都听得认真,到了关键处才发表见解。

    四姑爷陈行辰学识渊博,见识广泛,通识南北风俗,说话有理有据。

    宴席后,在老太太面前,林氏找来四个姑娘,拿出了竹姐儿的嫁妆单,分给她们,让她们仔细看看,对莲姐儿、兰姐儿、英姐儿三个说道:“早十年晚十年,伯爵府里的光景大有不同,莲儿嫁的时候,伯爵府里钱银不足,家产不厚,能够给的嫁妆谈不上丰厚。如今竹儿成亲,一来有圣上赐婚,二来伯爵府手头宽敞了,添的嫁妆自然就厚了许多。”

    接着拿出三份单子,递给她们三个,林氏说明道:“眼下苏州府、太仓州里新添了不少家业,京都城里也有不少,我折价算计了一下,给你们仨再添一些。”

    三人自然不肯接下,连连推辞,都已经嫁出门了,她们怎么还好从娘家拿家产。

    林氏说道:“这些家业是你们父亲挣来的,我帮着打点而已,此事也是他的意思。”

    老太太也说道:“给你们,你们就接下来,只要一家人心齐,多少银钱都能再挣回来。”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